在2006年上海社保基金挪用案的背景下,如何监管好新农合目前近千亿元的资金,备受社会关注
被喻为农民“救命钱”的新农合基金,已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眼中的“提款机”。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获悉,最近,吉林省吉林市、德惠市和敦化市等地接连发生骗取、套取新农合基金的事件。这是吉林自2003年实施新农合制度以来比较少见的现象。
该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合管办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随着参合农民增加和国家投入比例加大,新农合基金盘子越来越大,腐败现象也在向新农合管理机构蔓延。”
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这项2002年决定实施、2003年启动试点,2008年覆盖全体农民的制度,被认为是决策层为农民编织的一道医疗保障“安全网”。新农合基金也因此被称作农民的“救命钱”。据卫生部今年3月通报,2009年新农合筹资总额达944.35亿元,参合农民7.59亿人次受益。
在2006年上海社保基金挪用案的背景下,如何监管好新农合目前近千亿元的资金,备受社会关注。
“套合、骗合现象抬头”
吉林省卫生厅农卫处副处长沈文生告诉本刊记者,自2003年以来,吉林省新农合总体运行平稳,但是近一个时期套合、骗合现象抬头,不仅存在于个别医疗机构,还有个人行为。
今年3月18日,吉林省德惠市天台镇华家村2社一些村民发现,自家交上去的新农合医疗证被村民刘占龙拿走再还回后,多了买药品的记录,最多的被买了1000多元,最少的也有几百元。
吉林省相关部门调查发现,刘占龙等人冒用他人医疗证大肆购药,共涉及21户共75人,购买药物的医疗总费用达1.4万元,天台镇卫生院前期垫付补偿金额5608元。刘占龙购得药品后再送到其姐夫的诊所出售,赚取与市场的差价款。事件发生后,涉案农民已被公安机关带走,天台镇卫生院院长遭撤职。
“其实,制度都有,就是不认真执行”,德惠市卫生局局长李久春告诉本刊记者,“如果天台镇卫生院能按要求‘见人开药’,就不会出现冒用医疗证的事情。”
一些新农合机构普遍满足于抓参合率,对新农合知识宣传普及不够,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本刊记者在吉林市丰满区旺起镇采访发现,有些人对新农合知识一无所知,有些把自己的参合证随意借人。
李久春主张对农民加强道德和法律教育,因为“一千个农民有一千个心眼,如果都动起来,监管的难度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