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在线留言!
汇聚刑辩精英 提供专业服务---杭州刑事辩护律师网欢迎您! 推荐浙江优秀刑事辩护律师,介绍杭州知名辩护律师、杭州专业刑事律师,提供杭州律师在线法律咨询! 杭州刑事辩护律师网由浙江省律师协会著名刑事律师、优秀经济诉讼律师、杭州毒品犯罪辩护律师、贪污受贿犯罪辩护律师、经济诈骗类犯罪、犯罪预防服务及培训、死刑复核辩护等专业律师共同创办! 本网旨在宣传刑事法律知识,提高刑事辩护律师专业水平,培养优秀刑事法律人才,向社会各界推介优秀刑事律师,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杭州刑事辩护律师网
联 系 人:李中钧 律师
咨询热线:15906710277
办公电话:0571-87051421
执业证号:13301200510877952
电子邮箱:yclawyers@126.com
单位:北京中银(杭州)律师事务所地址: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北四楼杭州市省府路9号 浙江省政府对面


法律法规

最高法院等五部委《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0-9-3 9:56:13

          ★★★【字体:

 

Oj*3'?<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国家安全厅()、司法厅(),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总政治部保卫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监狱管理局: [1]Ak$gh b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经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近日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两个《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JI}(R4uV  
   为了在司法实践中严格贯彻执行两个《规定》,现提出以下意见: F


 t%‑f"Z  
   一、充分认识制定、执行两个《规定》的重要意义 Pt?]JJxl-  
   两个《规定》对政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对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对两个《规定》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司法体制改革专题汇报会,认真讨论了两个《规定》,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执行两个《规定》,讲事实、讲证据、讲法律、讲责任,确保办案质量,依法惩治犯罪、切实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确保办理的每一起刑事案件都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要从全面准确执行国家法律,贯彻党和国家刑事政策的高度,积极加强宣传工作,充分认识出台两个《规定》的重要意义。 Zg|z\‑
VR
 
   二、认真组织开展对两个《规定》的培训 R v6{ '\: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等单位和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不同途径,采取不同方式,认真、及时地开展对两个《规定》的培训和学习工作,要精心组织相关办案人员参加专项培训,确保使每一名刑事办案人员都能够全面掌握两个《规定》的具体内容。 dfe 9)m>  
   三、严格贯彻执行两个《规定》 SG8H~]CO)  
   两个《规定》不仅全面规定了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原则,细化了证明标准,还进一步具体规定了对各类证据的收集、固定、审查、判断和运用;不仅规定了非法证据的内涵和外延,还对审查和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证明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规范。切实把两个《规定》贯彻好、执行好,对于进一步提高执法办案水平,进一步强化执法人员素质,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各相关部门在司法实践中要严格贯彻落实两个《规定》,牢固树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观念、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的观念,依法、全面、客观地收集、审查、判断证据,严把事实关、证据关,切实提高刑事案件审判质量,确保将两个《规定》落到实处,把每一起刑事案件都办成铁案。在贯彻执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探索出的新经验、新做法,要认真总结,并及时报告中央主管部门。 A8hj[1]


"V47  
另,办理其他刑事案件,参照《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执行。 E‑W1 L!3K  
=eSG7QfS
 
                           二○一○年六月十三日 ‑gqJ&Q t#f  
%L{H_;z
 
{!­xPq%
 


\w^i‑SK-  
dx[<@f2c
 
   为依法、公正、准确、慎重地办理死刑案件,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际,制定本规定。 Nc[>CgX"@  
   一、一般规定 h/`OG>./  
   第一条 办理死刑案件,必须严格执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确保案件质量。 `ItM[1]n&P  
   第二条 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 )dG7 $,g  
   第三条 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收集、审查、核实和认定证据。 &7T0nB/)  
   第四条 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根据。 42:\1‑B#[  
   第五条 办理死刑案件,对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认定,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 O:RPH{D  
   证据确实、充分是指: _+%-


WFS|  
   ()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4H&wHhT!  
   ()每一个定案的证据均已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C­!B2 .:ja  
   ()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 Tm_AoZH  
   ()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均已查清; K-)_1
 
 
   ()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由证据得出的结论为唯一结论。 Y1H8+a5@  
   办理死刑案件,对于以下事实的证明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 p< '#f,o  
   ()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发生;  ^P~%^?(  
   ()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与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W;8BUV%^  
(
)影响被告人定罪的身份情况; ‑Q{UR‑3U'Q  
(
)被告人有刑事责任能力; #c'yA


a  
(
)被告人的罪过; j=r`[B m  
   ()是否共同犯罪及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 {tV)+T  
   ()对被告人从重处罚的事实。 &­kH


p}\  
   二、证据的分类审查与认定 


V2,54YE  
   1、物证、书证 =_\5h=`Yx  
   第六条 对物证、书证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 4cRF3$a md  
   ()物证、书证是否为原物、原件,物证的照片、录像或者复制品及书证的副本、复制件与原物、原件是否相符;物证、书证是否经过辨认、鉴定;物证的照片、录像或者复制品和书证的副本、复制件是否由二人以上制作,有无制作人关于制作过程及原件、原物存放于何处的文字说明及签名。 wXMKQ)$(  
   ()物证、书证的收集程序、方式是否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经勘验、检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物证、书证,是否附有相关笔录或者清单;笔录或者清单是否有侦查人员、物品持有人、见证人签名,没有物品持有人签名的,是否注明原因;对物品的特征、数量、质量、名称等注明是否清楚。 A9Q!V01_  
   ()物证、书证在收集、保管及鉴定过程中是否受到破坏或者改变。 _
~&6Kb^*
 
   ()物证、书证与案件事实有无关联。对现场遗留与犯罪有关的具备检验鉴定条件的血迹、指纹、毛发、体液等生物物证、痕迹、物品,是否通过DNA鉴定、指纹鉴定等鉴定方式与被告人或者被害人的相应生物检材、生物特征、物品等作同一认定。 JC(r


Ss*  
   ()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物证、书证是否全面收集。 z~L''X7g  
   第七条 对在勘验、检查、搜查中发现与案件事实可能有关联的血迹、指纹、足迹、字迹、毛发、体液、人体组织等痕迹和物品应当提取而没有提取,应当检验而没有检验,导致案件事实存疑的,人民法院应当向人民检察院说明情况,人民检察院依法可以补充收集、调取证据,作出合理的说明或者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调取有关证据。 A`T VV  
   第八条 据以定案的物证应当是原物。只有在原物不便搬运、不易保存或者依法应当由有关部门保管、处理或者依法应当返还时,才可以拍摄或者制作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内容的照片、录像或者复制品。物证的照片、录像或者复制品,经与原物核实无误或者经鉴定证明为真实的,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能证明其真实的,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原物的照片、录像或者复制品,不能反映原物的外形和特征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yCCei,hA?  
   据以定案的书证应当是原件。只有在取得原件确有困难时,才可以使用副本或者复制件。书证的副本、复制件,经与原件核实无误或者经鉴定证明为真实的,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能证明其真实的,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书证有更改或者更改迹象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书证的副本、复制件不能反映书证原件及其内容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w‑OOBW0tj  
   第九条 经勘验、检查、搜查提取、扣押的物证、书证,未附有勘验、检查笔录,搜查笔录,提取笔录,扣押清单,不能证明物证、书证来源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a eQXI#@[1]  
   物证、书证的收集程序、方式存在下列瑕疵,通过有关办案人员的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可以采用:  iE=Y
h
 
   ()收集调取的物证、书证,在勘验、检查笔录,搜查笔录,提取笔录,扣押清单上没有侦查人员、物品持有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物品特征、数量、质量、名称等注明不详的; ‑L‑@HPU;<  
   ()收集调取物证照片、录像或者复制品,书证的副本、复制件未注明与原件核对无异,无复制时间、无被收集、调取人(单位)签名(盖章); [mn@/‑qf  
   ()物证照片、录像或者复制品,书证的副本、复制件没有制作人关于制作过程及原物、原件存放于何处的说明或者说明中无签名的; nBI?~hkP3  
   ()物证、书证的收集程序、方式存在其他瑕疵的。 1 ‑!bOD[1]d  
   对物证、书证的来源及收集过程有疑问,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该物证、书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a%ynFs  
第十条 具备辨认条件的物证、书证应当交由当事人或者证人进行辨认,必要时应当进行鉴定。 n1m[7s.[&  
2
、证人证言 1 0lvhzU  
第十一条 对证人证言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 (9% ki$=}+  
(
)证言的内容是否为证人直接感知。 -$**/~0zU  
   ()证人作证时的年龄、认知水平、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状态是否影响作证。 \ T­/i]z  
(
)证人与案件当事人、案件处理结果有无利害关系。 Qz\yoI8JA,  
(
)证言的取得程序、方式是否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有无使用暴力、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手段取证的情形;有无违反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的规定;笔录是否经证人核对确认并签名(盖章)、捺指印;询问未成年证人,是否通知了其法定代理人到场,其法定代理人是否在场等。 59!yz'feF  
   ()证人证言之间以及与其他证据之间能否相互印证,有无矛盾。 1 rKK[1]ph  
   第十二条 以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s:3 [1]altv  
   处于明显醉酒、麻醉品中毒或者精神药物麻醉状态,以致不能正确表达的证人所提供的证言,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0D/u
`-
 
   证人的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一般生活经验判断符合事实的除外。 s0uI;WMg  
   第十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证人证言,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MTK?x!  
   ()询问证人没有个别进行而取得的证言; i!­+D ,O  
   ()没有经证人核对确认并签名(盖章)、捺指印的书面证言; 4 AZ~<e\  
   ()询问聋哑人或者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人员、外国人,应当提供翻译而未提供的。 aSdh5?  
   第十四条 证人证言的收集程序和方式有下列瑕疵,通过有关办案人员的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可以采用: y


TzP{I  
   ()没有填写询问人、记录人、法定代理人姓名或者询问的起止时间、地点的; bw


o-9


B‑  
   ()询问证人的地点不符合规定的; q9fCoz  
   ()询问笔录没有记录告知证人应当如实提供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内容的; KwK[)Cvv  
   ()询问笔录反映出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询问人员询问不同证人的。 ]T|9>o[1]!  
   第十五条 具有下列情形的证人,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出庭作证;经依法通知不出庭作证证人的书面证言经质证无法确认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F}3<q   
   ()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该证人证言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 z@;]H


y  
   ()人民法院认为其他应当出庭作证的。 KilgeN


:  
   证人在法庭上的证言与其庭前证言相互矛盾,如果证人当庭能够对其翻证作出合理解释,并有相关证据印证的,应当采信庭审证言。 0q'd }D


W  
   对未出庭作证证人的书面证言,应当听取出庭检察人员、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意见,并结合其他证据综合判断。未出庭作证证人的书面证言出现矛盾,不能排除矛盾且无证据印证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f&o%5]  
   第十六条 证人作证,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保守秘密。 ^kZfE"iE2  
   证人出庭作证,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采取限制公开证人信息、限制询问、遮蔽容貌、改变声音等保护性措施。3、被害人陈述 +Go(y S  
   第十七条 对被害人陈述的审查与认定适用前述关于证人证言的有关规定。 HR)Dz~Obw  
   4、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J)


1:jieQ  
第十八条 对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 27


2j$T  
(
)讯问的时间、地点、讯问人的身份等是否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讯问被告人的侦查人员是否不少于二人,讯问被告人是否个别进行等。 u8ofgcFYE  
   ()讯问笔录的制作、修改是否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讯问笔录是否注明讯问的起止时间和讯问地点,首次讯问时是否告知被告人申请回避、聘请律师等诉讼权利,被告人是否核对确认并签名(盖章)、捺指印,是否有不少于二人的讯问人签名等。 N]n]7(e+0C  
   ()讯问聋哑人、少数民族人员、外国人时是否提供了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员或者翻译人员,讯问未成年同案犯时,是否通知了其法定代理人到场,其法定代理人是否在场。 ­­50!/%  
   ()被告人的供述有无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情形,必要时可以调取被告人进出看守所的健康检查记录、笔录。 |­G


uIp8~  
   ()被告人的供述是否前后一致,有无反复以及出现反复的原因;被告人的所有供述和辩解是否均已收集入卷;应当入卷的供述和辩解没有入卷的,是否出具了相关说明。 +pYrAqmO-  
(
)被告人的辩解内容是否符合案情和常理,有无矛盾。 XL[/)lX{  
(
)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与同案犯的供述和辩解以及其他证据能否相互印证,有无矛盾。 GwiG.


.Y]&  
   对于上述内容,侦查机关随案移送有录音录像资料的,应当结合相关录音录像资料进行审查。 0kN;SSX!  
   第十九条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4d&#NP  
   第二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36>pa  
   ()讯问笔录没有经被告人核对确认并签名(盖章)、捺指印的; Zgp]­s+%E  
   ()讯问聋哑人、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人员时,应当提供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员或者翻译人员而未提供的。 shW$V93<  
   第二十一条 讯问笔录有下列瑕疵,通过有关办案人员的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可以采用: \­)'nxFKqV  
   ()笔录填写的讯问时间、讯问人、记录人、法定代理人等有误或者存在矛盾的; 3L/[1]qU^`  
   ()讯问人没有签名的; a%*l]S0
z"
 
   ()首次讯问笔录没有记录告知被讯问人诉讼权利内容的。 `-z­djc


 d  
   第二十二条 对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应当结合控辩双方提供的所有证据以及被告人本人的全部供述和辩解进行。 "bZV<;y6  
   被告人庭前供述一致,庭审中翻供,但被告人不能合理说明翻供理由或者其辩解与全案证据相矛盾,而庭前供述与其他证据能够相互印证的,可以采信被告人庭前供述。 qh Ezv~  
被告人庭前供述和辩解出现反复,但庭审中供认的,且庭审中的供述与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可以采信庭审中的供述;被告人庭前供述和辩解出现反复,庭审中不供认,且无其他证据与庭前供述印证的,不能采信庭前供述。 o?\)!_Z|  
5
、鉴定意见 )#[1]-27Y


  
第二十三条 对鉴定意见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 tB.;T0n  
(
)鉴定人是否存在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情形。 A7U'


>r_.  
(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是否具有合法的资质。 3nuf3)  
(
)鉴定程序是否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 Hv


%(9)-8  
   ()检材的来源、取得、保管、送检是否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与相关提取笔录、扣押物品清单等记载的内容是否相符,检材是否充足、可靠。 Vzy]N6QT{  
   ()鉴定的程序、方法、分析过程是否符合本专业的检验鉴定规程和技术方法要求。 4mOw[}@A
 
 
   ()鉴定意见的形式要件是否完备,是否注明提起鉴定的事由、鉴定委托人、鉴定机构、鉴定要求、鉴定过程、检验方法、鉴定文书的日期等相关内容,是否由鉴定机构加盖鉴定专用章并由鉴定人签名盖章。 9dA(f~  
   ()鉴定意见是否明确。 >4TJH lB}8  
   ()鉴定意见与案件待证事实有无关联。 2rHw5Wn]~  
  ()鉴定意见与其他证据之间是否有矛盾,鉴定意见与检验笔录及相关照片是否有矛盾。 SCeZt [  
   ()鉴定意见是否依法及时告知相关人员,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是否有异议。 9[DQ[bL


  
   第二十四条 鉴定意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_M}l @1  
   ()鉴定机构不具备法定的资格和条件,或者鉴定事项超出本鉴定机构项目范围或者鉴定能力的; mFayU w  
   ()鉴定人不具备法定的资格和条件、鉴定人不具有相关专业技术或者职称、鉴定人违反回避规定的; #


1M
k9sxo  
   ()鉴定程序、方法有错误的; hM [1]E|=\  
   ()鉴定意见与证明对象没有关联的; 1=#r$


H  
   ()鉴定对象与送检材料、样本不一致的; $m/-E#I #Z  
   ()送检材料、样本来源不明或者确实被污染且不具备鉴定条件的; 


&n<jpMB  
   ()违反有关鉴定特定标准的; oT 8


[1]­  
(
)鉴定文书缺少签名、盖章的; 0w
­\X
 
(
)其他违反有关规定的情形。 mDE{s",q/  
   对鉴定意见有疑问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通知鉴定人出庭作证或者由其出具相关说明,也可以依法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1 hZM))  
   6、勘验、检查笔录 j-g
L


X  
第二十五条 对勘验、检查笔录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 6uDA{[OH  
(
)勘验、检查是否依法进行,笔录的制作是否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勘验、检查人员和见证人是否签名或者盖章等。 dQM# -t4*  
   ()勘验、检查笔录的内容是否全面、详细、准确、规范:是否准确记录了提起勘验、检查的事由,勘验、检查的时间、地点,在场人员、现场方位、周围环境等情况;是否准确记载了现场、物品、人身、尸体等的位置、特征等详细情况以及勘验、检查、搜查的过程;文字记载与实物或者绘图、录像、照片是否相符;固定证据的形式、方法是否科学、规范;现场、物品、痕迹等是否被破坏或者伪造,是否是原始现场;人身特征、伤害情况、生理状况有无伪装或者变化等。 @usQ*k  
   ()补充进行勘验、检查的,前后勘验、检查的情况是否有矛盾,是否说明了再次勘验、检查的原由。 :


EgdV  
   ()勘验、检查笔录中记载的情况与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鉴定意见等其他证据能否印证,有无矛盾。 =@pm-rI|-  
   第二十六条 勘验、检查笔录存在明显不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的情形,并且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者说明的,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H$s -PX
 
 
   勘验、检查笔录存在勘验、检查没有见证人的,勘验、检查人员和见证人没有签名、盖章的,勘验、检查人员违反回避规定的等情形,应当结合案件其他证据,审查其真实性和关联性。 n!Y.?mU6  
   7、视听资料 vlIdi@V  
   第二十七条 对视听资料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 I-/PzL<W P  
   ()视听资料的来源是否合法,制作过程中当事人有无受到威胁、引诱等违反法律及有关规定的情形; pE `Q4:‑<A  
   ()是否载明制作人或者持有人的身份,制作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以及制作方法; Cy


G@  
   ()是否为原件,有无复制及复制份数;调取的视听资料是复制件的,是否附有无法调取原件的原因、制作过程和原件存放地点的说明,是否有制作人和原视听资料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 _


?G



\^^  
   ()内容和制作过程是否真实,有无经过剪辑、增加、删改、编辑等伪造、变造情形; W[1]\eB
 
 
   ()内容与案件事实有无关联性。 nr&G4t+%Hv  
   对视听资料有疑问的,应当进行鉴定。 ls*^ 3^O  
   对视听资料,应当结合案件其他证据,审查其真实性和关联性。 fvit+



  
   第二十八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听资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hNx`=D9[7  
   ()视听资料经审查或者鉴定无法确定真伪的; nWXI*[1]%m5  
(
)对视听资料的制作和取得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有异议,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者提供必要证明的。 ,}{E+e5jh7  
8
、其他规定  )_j.


0a  
   第二十九条 对于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网络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电子证据,应当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U7P[1]A%  
   ()该电子证据存储磁盘、存储光盘等可移动存储介质是否与打印件一并提交; ‑ ~-M7  
   ()是否载明该电子证据形成的时间、地点、对象、制作人、制作过程及设备情况等; q,:\i+>K*  
   ()制作、储存、传递、获得、收集、出示等程序和环节是否合法,取证人、制作人、持有人、见证人等是否签名或者盖章; JC=Bx
v
 
   ()内容是否真实,有无剪裁、拼凑、篡改、添加等伪造、变造情形; Nm,v E7M  
   ()该电子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关联性。对电子证据有疑问的,应当进行鉴定。 +!_^MBkk  
   对电子证据,应当结合案件其他证据,审查其真实性和关联性。 a'T|p)N.;T  
   第三十条 侦查机关组织的辨认,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严格审查,不能确定其真实性的,辨认结果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1Eg}qU,:  
(
)辨认不是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的; k.lnG5e  
(
)辨认前使辨认人见到辨认对象的;
E0)v;yRcw
 
   ()辨认人的辨认活动没有个别进行的; qbP[  9  
   ()辨认对象没有混杂在具有类似特征的其他对象中,或者供辨认的对象数量不符合规定的;尸体、场所等特定辨认对象除外。 ;Rnb^t6Z  
(
)辨认中给辨认人明显暗示或者明显有指认嫌疑的。 {q


x"/;3V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通过有关办案人员的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辨认结果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_&dG­o(B  
   ()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少于二人的; pnqjAT GU  
(
)没有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的; :_e.ch:4  
(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没有制作专门的规范的辨认笔录,或者辨认笔录没有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的签名或者盖章的; .qVdo+M%F  
   ()辨认记录过于简单,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 x%([1]!
+
 
   ()案卷中只有辨认笔录,没有被辨认对象的照片、录像等资料,无法获悉辨认的真实情况的。 |Pj _L`G  
   第三十一条 对侦查机关出具的破案经过等材料,应当审查是否有出具该说明材料的办案人、办案机关的签字或者盖章。 X


,OxvmDm  
   对破案经过有疑问,或者对确定被告人有重大嫌疑的根据有疑问的,应当要求侦查机关补充说明。 -_4! id  
   三、证据的综合审查和运用 RMvlA' c  
   第三十二条 对证据的证明力,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从各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审查判断。 xeHu-J!P  
   证据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共同指向同一待证事实,且能合理排除矛盾的,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BFEo:!'F  
   第三十三条 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犯罪行为系被告人实施,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k,@1rOf  
   ()据以定案的间接证据已经查证属实; qh&K{r*T  
   ()据以定案的间接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 zh4o<f:-  
   ()据以定案的间接证据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 ~]yqJYiid^  
   ()依据间接证据认定的案件事实,结论是唯一的,足以排除一切合理怀疑; Z7f~|}  
   ()运用间接证据进行的推理符合逻辑和经验判断。根据间接证据定案的,判处死刑应当特别慎重。 *Z0}0< D@Z  
   第三十四条 根据被告人的供述、指认提取到了隐蔽性很强的物证、书证,且与其他证明犯罪事实发生的证据互相印证,并排除串供、逼供、诱供等可能性的,可以认定有罪。 P
`oR-D
 
   第三十五条 侦查机关依照有关规定采用特殊侦查措施所收集的物证、书证及其他证据材料,经法庭查证属实,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MD On; Af>  
   法庭依法不公开特殊侦查措施的过程及方法。 Jg Xbs+


.  
   第三十六条 在对被告人作出有罪认定后,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的量刑事实,除审查法定情节外,还应审查以下影响量刑的情节: /J6CSk  
   ()案件起因; 6 S&#8l  
   ()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是否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及责任大小; r'!l` gm,S  
(
)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 \.{JS>­!
 
 
(
)被告人平时表现及有无悔罪态度; %sq=lW5R{b  
  ()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情况,被告人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者被害人近亲属谅解; >2|#b  
   ()其他影响量刑的情节。 Z[1]/I!\  
   既有从轻、减轻处罚等情节,又有从重处罚等情节的,应当依法综合相关情节予以考虑。 BN


ByaC  
   不能排除被告人具有从轻、减轻处罚等量刑情节的,判处死刑应当特别慎重。 Ky'^AN]  
   第三十七条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证据应当慎重使用,有其他证据印证的,可以采信: K4rr.
f6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被害人、证人和被告人,在对案件事实的认知和表达上存在一定困难,但尚未丧失正确认知、正确表达能力而作的陈述、证言和供述; o O|^ [b#  
   ()与被告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被告人有利的证言,或者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所作的对该被告人不利的证言。 mA."*)8VNg  
   第三十八条 法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告知出庭检察人员、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补充证据或者作出说明;确有核实必要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法庭进行庭外调查时,必要时,可以通知出庭检察人员、辩护人到场。出庭检察人员、辩护人一方或者双方不到场的,法庭记录在案。 h1Lp:@:|  
   人民检察院、辩护人补充的和法庭庭外调查核实取得的证据,法庭可以庭外征求出庭检察人员、辩护人的意见。双方意见不一致,有一方要求人民法院开庭进行调查的,人民法院应当开庭。 Uyh ‑  
   第三十九条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有自首的事实及理由,有关机关未予认定的,应当要求有关机关提供证明材料或者要求相关人员作证,并结合其他证据判断自首是否成立。 l:ED_env:  
   被告人是否协助或者如何协助抓获同案犯的证明材料不全,导致无法认定被告人构成立功的,应当要求有关机关提供证明材料或者要求相关人员作证,并结合其他证据判断立功是否成立。 Y!`?q8z$G  
   被告人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情形的,应当审查是否已经查证属实;尚未查证的,应当及时查证。 GWW@8GNI  
   被告人累犯的证明材料不全,应当要求有关机关提供证明材料。 Q(sbClp"  
   第四十条 审查被告人实施犯罪时是否已满十八周岁,一般应当以户籍证明为依据;对户籍证明有异议,并有经查证属实的出生证明文件、无利害关系人的证言等证据证明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应认定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没有户籍证明以及出生证明文件的,应当根据人口普查登记、无利害关系人的证言等证据综合进行判断,必要时,可以进行骨龄鉴定,并将结果作为判断被告人年龄的参考。 70NHU;&N  
   未排除证据之间的矛盾,无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十八周岁且确实无法查明的,不能认定其已满十八周岁。 r:q#l~;^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自二○一○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HC8kD a%$  
H>r-|*­n
 
4A&e+kz&:R
 
W(8g3
 
NW


g\{a  
]­UI+6}r
 
   为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结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b[k 1)R"  
   第一条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属于非法言词证据。 g-^m\>B  
   第二条 经依法确认的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Rf^cw}jU  
   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中,对于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能作为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的根据。 ;?
!r‑pj
 
   第四条 起诉书副本送达后开庭审判前,被告人提出其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被告人书写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告诉,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或者其辩护人作出笔录,并由被告人签名或者捺指印。 u ‑s0'7|{q  
   人民法院应当将被告人的书面意见或者告诉笔录复印件在开庭前交人民检察院。 {XXNl)%  
   第五条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审理前或者庭审中,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之后,应当先行当庭调查。 i6CYD  
   法庭辩论结束前,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也应当进行调查。 55DzBV  
   第六条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应当要求其提供涉嫌非法取证的人员、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相关线索或者证据。 IpJv\zH7  
   第七条 经审查,法庭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公诉人应当向法庭提供讯问笔录、原始的讯问过程录音录像或者其他证据,提请法庭通知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出庭作证,仍不能排除刑讯逼供嫌疑的,提请法庭通知讯问人员出庭作证,对该供述取得的合法性予以证明。公诉人当庭不能举证的,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建议法庭延期审理。


!S!03|  
   经依法通知,讯问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应当出庭作证。 @>@Nu g2 ‑  
   公诉人提交加盖公章的说明材料,未经有关讯问人员签名或者盖章的,不能作为证明取证合法性的证据。 PoJ‑yWC  
   控辩双方可以就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问题进行质证、辩论。 'lk74qU$  
   第八条 法庭对于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可以通知检察人员、辩护人到场。 xUp


b1 R  
   第九条 庭审中,公诉人为提供新的证据需要补充侦查,建议延期审理的,法庭应当同意。 sri#L+I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申请通知讯问人员、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到庭,法庭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宣布延期审理。 --YUiNhh  
   第十条 经法庭审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可以当庭宣读、质证: j2 ^T:q[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未提供非法取证的相关线索或者证据的; p.] .M[1]"A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已提供非法取证的相关线索或者证据,法庭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没有疑问的;


@!/fvP  
   ()公诉人提供的证据确实、充分,能够排除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属非法取得的。 /7@2Qc2  
   对于当庭宣读的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应当结合被告人当庭供述以及其他证据确定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 jgKL88J*\  
   第十一条 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合法性,公诉人不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或者已提供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该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U<Y'.!  
   第十二条 对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意见,第一审人民法院没有审查,并以被告人审判前供述作为定案根据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检察人员不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或者已提供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被告人该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ONq/JW$?LV  
   第十三条 庭审中,检察人员、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未到庭证人的书面证言、未到庭被害人的书面陈述是非法取得的,举证方应当对其取证的合法性予以证明。 d 4\E  
   对前款所述证据,法庭应当参照本规定有关规定进行调查。 tW:/R@@  
   第十四条 物证、书证的取得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否则,该物证、书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fEG3b#t N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二○一○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5%+bWI{w  
kqvJ&7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fk7Cf



"[w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1|WpK­aMoq  

印发《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V"by9p|V`  

      

KC[1]h  

国 家 安 全 部

+­:]Aqyc\  

      

q$?7 ~*M;x  

最高人民检察院

)‑‑ehB)X  

最 高 人民法院

uH&,%k9GVK  

 

 

 
Copyright 2009 版权所有:杭州刑事律师     技术支持:后发网络   管理登录 | 
咨询热线:15906710277        图文传真:0571-87051422   办公地址:杭州市省府路9号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北四楼